岁岁端午日 绵绵家国情

时间:2023-06-25 11:28:3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发扬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端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申遗内容包括湖北秭归和黄石,湖南汨罗、江苏苏州四地的端午文化习俗,这些习俗中除了赛龙舟、吃粽子,还有诗会、神舟会、舞龙灯、祭祀大典等多样的内容。那么近些年来,这些端午文化传承和发展得怎么样呢?

湖北秭归的乐平里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每年端午节,这里都会举行诗会,感念屈原不朽精神。

骚坛诗社源于明清时期,诗社成员以农民诗人为主,因此也被称为“泥巴腿子诗社”。1982年,诗社恢复活动。多年来,诗社社员坚持诗歌创作。每年端午节,社员们都会风雨无阻从四面八方回到乐平里屈原庙前,以诗歌来怀念屈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社员们吟诵的诗歌是骚体诗。骚体诗源于屈原创作的《离骚》《橘颂》等。农民诗人们秉承屈原文化,沿袭千年诗风,习古韵,唱楚腔,研习“骚体诗”。

58岁的诗社成员宋文兴,是地地道道的秭归农民,受当地浓厚的诗歌文化影响,宋文兴从小就对诗歌、韵律十分感兴趣。从加入诗社后,宋文兴几乎每天都在写诗,常常是一手锄头、一手诗歌,田间的脐橙、南瓜,农事、时令,都可以成为他诗歌的来源,已发表的诗歌达到1200首。参与写诗创作后,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常是扶犁书在手,半耕半读觅诗行。”诗会的代代传承,也是对屈原文化和爱国精神的坚守。这份坚守和共情在屈原故里比比皆是。

74岁的黄家兆是土生土长的乐平里人,他也是《秭归骚坛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小参加三闾骚坛诗社活动,耳濡目染喜爱诗歌,2009年加入诗社,师从当时的屈原庙守庙人徐正端,2019年徐正端去世后,黄家兆成为新的守庙人。除尘、燃香、纳客,守屈原庙日常内容虽看似琐碎而平淡,但在他心里却是庄严神圣。

不过,这样的传承和坚守也面临过困境,九十年代,骚坛诗社曾一度难以为继。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才能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2013年以来,秭归当地加大了对诗社扶持的力度。为三闾骚坛诗社争取专项经费,举办各类相关活动、邀请诗词专家来培训、为社员们编辑出版诗集等。如今诗社社员从十几人发展到130多人,诗会也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参与的诗歌盛会。

近年来,当地不断对诗社进行创新发展,拓展其文化品牌影响力。在“三闾骚坛诗社”的影响之下,更多的民间诗社也不断涌现,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人和社团来秭归参加活动。

在湖北黄石的西塞山区,每年的端午时节,都会举行宏大的仪式,与赛龙舟不同,这里是把扎制好的神舟放入江水中漂走,这是西塞神舟会最主要的一项活动。

西塞神舟会是民众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的,以驱蚊、除恶、消灾、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核心主题的端午节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塞神舟会共历时40天,是目前我国端午节活动时间较长的祭祀和祈福活动。

这样文化内涵丰富的神舟扎制出来并不容易。每年端午时节,西塞山区凉山村村民游秋伦和他的团队就会进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游秋伦今年43岁,他外公是那一带有名的民俗手艺人,以前一直负责神舟的扎制工艺。外公去世后,游秋伦接过了衣钵。

神舟的扎制有泥塑、雕花、裱糊等工序,单人制作要花130天。春节过后,扎制神舟者就需要备好泥坯、服饰等,整个制作流程烦琐耗时,包工包料也不过几千元,游秋伦平时还有其他工作,但对扎制神舟从不敢怠慢,按照外公精心保留的图谱,他坚持扎了10年神舟,从未间断。

为了不让这项手艺失传,近些年,当地加大了对西塞神舟会的保护力度,投入了不少保护资金。在保护资金的支持下,游秋伦也找来了帮手,一个是外公的师弟——70多岁的老师傅,另一个是30多岁喜欢手工艺的年轻人。

如今,西塞神舟会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祭祀祈福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推动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抓手。

家国端午,文明永续。当年参与申遗的三省四地的端午文化习俗在不断传承发展中,绽放出新的光芒。在江苏苏州,祭祀伍子胥仪式、舞龙灯等特色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端午时节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萧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特别讲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端午节系列活动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它既有几千年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今天我们依然通过这个活动来表现中国人的文明观,跟自然协调,对家庭、社会团结的重视,伦理的强调,还有家国情感的传承。

徜徉在端午节日的氛围里,人们插艾草、赛龙舟、吟诵诗歌、纪念先贤,体验各种端午文化,映出浓浓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端午节展现出的深厚魅力和时代风采,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本身,还在于它深层次的文化传承和诠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继续从中汲取养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摄像丨付鹏 赵鹤

剪辑丨赵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