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震撼”、“特别惊喜”……6月20日,正在热映的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进行公益放映活动,赢得了现场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此次活动也是该片校园行公益放映活动的第九场。电影剪辑指导盖海涛、文学统筹裴之田等主创则齐齐到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冬奥志愿者、以及广大师生们亲切互动,分享电影创作的幕后故事,更有同学送上学校自制的原创明信片作为礼物,现场气氛热烈,互动时更是掌声和欢笑声不断。

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来到现场的陆川导演,也为社科大的同学们送上VCR,他说如果大家看电影能有所收获,那一定是关于青春和奋斗的力量,更是奥林匹克精神带给我们的鼓舞。钢架雪车运动员闫文港、耿文强也为社科大的师生们送上了惊喜祝福,鼓励大家用拼搏精神突破困境,并祝电影《北京2022》能够票房大卖。

分享幕后创作故事有遗憾更有满足


(资料图)

电影《北京2022》以“北京——铸造赛场”和“运动员——回归赛场”为主线,以“疾”“勇”“融”三章铺陈展开,以小见大,从运动健儿、志愿者、赛事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普通人的视角,叙说冬奥背后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故事。

文学统筹裴之田表示电影有上千个小时的人物素材,最终成型的故事有好几十个,但因为时长原因无法全部放到电影里与大家分享,他也分享了电影选择拍摄记录人物的标准,第一个原则就是人物身上是否有值得挖掘的故事;第二个就是团队能不能更近距离的拍摄和记录。

尤其是提到大家非常喜欢的运动员苏翊鸣,他的素材类型多、数量大,是贯穿影片的核心人物之一。之所以特别重视这条故事线,因为苏翊鸣是国际化的运动员,以开放的态度参与全世界顶级赛事,并最终赢得冠军,在他身上,能够看到这个年龄段中国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同时,裴之田也分享了导演一直明确《北京2022》是想做国际化的表达,面对全球观众,立足中国,讲述中国故事。比如团队最开始想用英文来传达三个篇章的内涵,但始终不满意,后来受到不少外国运动员在身上纹汉字的启发,最终决定用“疾”“勇”“融”三个汉字,来作为文化表达的符号。

剪辑指导盖海涛表示电影想从多个角度对北京冬奥会进行记录,有20多个摄影组,镜头不只是单纯地对准运动员,还有摄影师、理发师、志愿者以及其他赛事服务人员等,这也是这部电影与往届的冬奥会官方电影最大的一个区别。

在后期制作时,创作团队经历了漫长的选择,非常难,但团队把握住一个标准,首先就是要有恒心,要坚持;第二是要细心,因为观众看到的每一个画面,或每一个人物的表情,也许只有5-8秒的时间,但却是团队从三四十个小时的素材里精心挑选,用镜头语言对人物的故事进行重新梳理构建。

裴之田和盖海涛两位老师并肩奋斗了4个月,对素材一刀一刀地砍,只能留下100多分钟内容和大家分享,纪录电影在大量的不可控因素之下,以及各种苛刻的条件下辗转腾挪,有遗憾但更有满足,希望最终呈现让观众们都能满意。

以青春之我再赴冬奥之约北京2022没你不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有50余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服务领域涉及赛事保障、礼宾业务、场馆通信、疫情防控等。他们践行了社科大“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肯吃苦、讲奉献、能担当,以青春之我,展现青年一代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在活动最后,主创团队也代表电影向学校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副书记、校研究生会秘书长谢丽泉老师赠送礼物,感谢志愿者高校的付出。同学们也一起高呼“看冬奥电影,筑青春之梦;北京2022,没你不行”的口号,用青春激情为这次活动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作为北京冬奥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进校园活动也是北京冬奥后续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部分,有利于持续传承发扬冬奥精神,让更多学生感受中国故事、中国风貌、中国理念、中国情怀和中国力量。据悉电影校园行活动正在如火如荼持续开展中,为《北京2022》持续加油助力。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由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张艺谋担任监制、陆川执导、张和平担任总顾问,目前正在影院热映中。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